这份大同市2023年就业工作成绩单,很亮眼!

大同地产观察 2024-01-14 09:24:1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大同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超额完成年度就业目标任务,帮助55506人就业,6205人再就业,274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就业率123.35%。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去年以来,大同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紧紧围绕我市“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使命和“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将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各项就业和人才服务工作,以就业之稳促经济之稳、社会之稳、人心之稳,超额完成年度就业目标任务。

一组数据

诠释着全市2023年就业工作“稳”的良好态势

城镇新增就业 55506人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23.35%

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6205人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24.1%

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 27485人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24.93%

我市在高质量就业发展中增进了民生福祉

新兴产业推动就业

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数据呼叫(标注)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就业”的大同路径。

为给数字企业“招贤纳士”,该中心多措并举、多向发力,多次深入京东、润讯等数字企业“把脉会诊”提供就业服务、成立数字企业就业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就业跟踪服务,坚持每周五定期举办现场招聘会以及长年开展线上招聘活动,组织数字企业走进大同大学、大同师专等高校开展送岗进校园活动,组织数字企业送岗进社区活动,组织数字企业参加山西·太原人才智力交流大会,为企业招引人才,与广播电视台合办《云中揽才》“直播带岗”栏目,企业HR做客直播间现场连线招聘,主持人走进数字企业“探店”,用镜头介绍企业,云冈数字新基建发展论坛期间开展“数智大同·英才汇聚”数字人才就业服务行动,组织召开就业工作现场会等,千方百计为数字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保障。

去年底,我市数字产业已聚集了京东科技、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29家知名企业,带动就业近万人,其中通过该中心线上线下平台招聘员工2000余人。

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为更好地激发青年创业就业活力和内生动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该中心聚焦创业者在场地、资金、人才支持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认真梳理我市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汇集创业资源信息,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加大“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创建力度。

截至2023年底——

“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山西阳光集全团已累计培训汽车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780人,先后累计吸纳孵化汽车服务初创企业86家,成功出孵54家,直接带动就业300余人。

成立不足两月的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累计入驻企业58家,其中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及产业链公司24家,创业孵化企业34家,为了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创业平台和服务。

此外,该中心还组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将竞赛舞台延伸扩展为交流学习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灵活用工促进就业

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是省政府2023年十二项民生实事之一。2023年10月底我市各县(区)零工市场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随着零工市场知名度和利用率的提升,灵活就业人员无须远赴他乡,家门口就能找到零工岗位,既能赚钱又能兼顾家里,极大地促进了灵活人员就业。

零工市场通过省级统一搭建的零工信息平台,实现岗位信息线上线下同步采集、一体发布、动态更新。同时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可进行网络匹配洽谈、及时确认结果、快速面试到岗等线上对接,确保零工服务“不打烊”。

目前,各县区均已使用平台开展业务经办,成效持续提升。

劳务输出推进就业

为了贯彻市委、市政府“打造京津冀优质劳务输出地”的战略决策部署,该中心主动对接京津冀,努力畅通劳务输出通道,以“天镇保姆”“云冈亲人”“北方好焊”等知名劳务品牌为引领,全力做大做强我市劳务经济。

在多方考察、商洽的基础上,设立了我市驻京津冀劳务就业服务总站和我市驻天津劳务就业服务站,为我市输送劳务服务到京津两地创造了条件。

目前两个站点已为我市劳务人员提供北京市通州人民法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各街道、国创电力等30多家单位近600个优质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该中心与北京中国石油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18所高校建立了劳务输出通道,为我市通过市校合作拓展劳务就业奠定了基础。2023年,全市输往京津冀地区就业1242人。

政策兜底保障就业

去年,该中心不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力度,多措并举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对重点社区(村)内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持续开展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创业帮扶等公共就业服务,对其中的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等提供“一对一”就业服务和援助。

为重点群体提供“1511 服务”,促进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及时充分就业。

2023年全市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岗3925人,切实兜牢困难群体就业保障底线。为贯彻落实我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进一步推进我市就业见习工作扩规模、提质量,提升青年就业能力。2023年,全市共征集就业见习岗位2167个,上岗人数1391人。

此外

该中心还坚持

“三个用好”促进就业创业

一是用好宣传手段,扩大发布渠道

在充分利用好官方媒体宣传的同时,又注册了单位自己的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账号,搭建了“数字新媒体+就业服务”宣传平台,组建了全市首个公共服务新媒体创作运营团队,向社会集中发布岗位信息、就业创业政策等各类就业信息,促进就业创业。

二是用好组合招聘,满足用工需求。

该中心以“大同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为线上服务平台,长年开展“云端招聘”“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活动,为待业人员快速求职、为用工企业快速招聘提供便捷服务。

同时,针对供需双方不同需求,组织开展就业服务进社区、就业服务进园区、就业服务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线下专场招聘活动,为求职者和用工企业“双向奔赴”搭建桥梁。

2023年,该中心共组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26场,接待用人单位996家次,提供就业岗位34548个,办理求职登记22163人次,达成就业意向33195人次。

三是用好就业政策,创优就业氛围。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好对个人和单位的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各类补贴,充分发挥就业补助资金稳定和促进就业作用,鼓励企业吸纳就业,鼓励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

2023年全市共发放公益岗位补贴4529.78万元、公益岗位社保补贴2448.75万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1254.6万元、就业见习补贴1532.75万元。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该中心设置了“高校毕业生一站式服务专区”,开设6个服务窗口,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创业)指导、就业见习、公益岗位服务、档案服务、人事代理等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

2023年,该中心共接收大同生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7504人,现已就业6907人,就业率92.04%。

来源:大同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